百年学府正青春

发布时间:2007-09-17 14:07:0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南宁市第二中学    编辑: nn2z    点击数:14092

百年学府正青春

 

百年丰碑,雄关漫道真如铁;千秋伟业,而今迈步从头越。

 

百年学府正青春

——写在广西南宁二中百年校庆之际

 

公元2006年,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迎来了她的百年校庆。百年学府,传奇伟业,薪火相传,弦歌不息。是一百年的栉风沐雨,一百年的上下求索,成就了今天南宁二中的不斐业绩;是一百年的文化厚积,一百年的坚实底蕴,铸成了今天南宁二中人的精神宿营。

历史二中:爱国奉献 敢为人先

公元1906年,南宁府知府杜庆元、学务公所的李祖若先生奉旨创办南宁府中学堂,讲堂是由南宁仓西门正街几间祠庙改修而成一百多名学生,简单的办学设施,这就是今天南宁二中的起点。

这一年,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刚刚被宣告废除,中国教育刚刚走向新的未知路程。

在这样国家风雨飘摇,教育改革更新的年代,小小的南宁府中学堂,承受了起步的艰辛,创业的艰难,她在动荡与徘徊中顽强生长。校名几番变更,1912年改称南宁府中学校,1913年改称为南宁中学校,1917年改称广西省立第一中学校,1934改称为南宁高级中学1928年校址从原处迁至南城高庙坡,即现在南宁二中校址。从首任校长、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雷沛鸿先生到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人朱锡昂先生、陈勉恕先生,几代先贤坚守教育,一心办学,筚路蓝缕,坚忍不拔,终究屹立不倒,使南宁二中逐渐发展成为一所知名的中学学府。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西省立第一中学秉承创校先贤的办学传统,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先后组织了广西省第一个共青团支部,第一个学生党组织,团结青年学生进行爱国运动。在她的怀抱里,诞生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共青团员,共产党人,青年运动的活跃分子,革命活动的中间力量。

1926年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人莫文骅在广西省一中就读,他是广西学生运动的杰出代表。1935年“一二·九”运动消息传到广西南宁,南宁高中等各校学生八千多人举行集会,声援北平学生运动。1937年,南高学生会编辑出版《呼声》、《长城》等刊物,宣传抗战救国主张。“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后,广西当局第二次组织学生军随军北上,参加战地工作,史称“第二届学生军”。南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参加,南高十六班学生郑少东(地下党南高负责人)带领广西学生军北上抗日。1938年,南高进步学生李芸蒿、黄华新、陈衷,南初进步学生晏云海、黄国莹等报名参加第三届学生军。学生军逐步发展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基本控制的武装抗日队伍。193911月,日军攻占南宁,12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昆仑关战役。南高的学生积极投入抗战的洪流,而南高学生杨明慧、莫远城、黄伟参加作战,浴血奋斗,为国英勇捐躯,带队参战的原南高军训队长杨载兴也光荣殉国。1946年抗战胜利后,南高校长刘震霖,教导主任陆榕树,支持学生会排演冼星海三幕歌剧《军民进行曲》,整个南宁城为之震动。

1948年至1949年,南高大量进步学生由地下党组织介绍奔赴粤桂边、滇桂边、桂北、桂中参加革命武装斗争。19491221日,南宁各界万余人在南高操场举行广西暨南宁解放大会,会后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南高的学生们在游行队伍中间,充满了自豪感,革命取得了胜利,真是“春满尘寰,杏坛重振,气势如虹。”南宁高中将走向一个新的明天。

新中国的成立使南宁高中得以迅速崛起。学校更名,名师云集,团结合作,学校实力倍增。195310月,定为省重点中学;19548月,正式更名为“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1957 9月,冯宗异调任南宁二中校长,狠抓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们的团结凝聚力。从此,南宁二中走上一条突飞猛进发展的道路。

南宁二中在历任校长、书记高品位治校方略的持续推动下,发展步履坚实、成效优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一代又一代的二中人,弘扬着“勤奋 求是 进取 创新”的八字校风,光大着“高严实活,全面发展”的庄严校训。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哲学理念和现代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成为二中的办学之旨、育人之魂。

理念二中:思想先行 杏坛扬名

一百年的风雨历程表明,一所学校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民族危亡则学校艰难,国运昌盛则学校兴旺。南宁二中把握住了一次次历史性机遇,带来一次次大发展。

改革开放,南宁二中大踏步走在基础教育的最前沿,把握时代教育的脉搏,优化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注重教师个性化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团结奋进,在吸收中外先进教育思想,认真总结二中办学传统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本,师生员工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确定了以办知名学校,造福一方;创优质教育,回报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在这块蕴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充满生机的热土上,一代又一代的南宁二中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断谱写着一曲曲教书育人的动人篇章。

南宁二中把办学理念生动的概括为两句话:教在二中,让学校成为每一位老师成就事业的理想之地;学在二中,让学校成为每一位同学和谐发展获得成功的理想场所。

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学校在教师培训中确定了一个培养目标,建设好两个教师群体,实施了三个培养工程,突出了四个培养重点,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校本教师培训模式:通过教师师徒结对、优质课比赛、论文比赛、听讲座、外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等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形成“教在二中”的共识。

南宁二中现有教师18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2,广西优秀专家2,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人,市优秀青年专业人才7人。有28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特级教师,在岗高级教师85人,获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98人,占81.7%他们是南宁二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中流砥柱!他们是一支爱学生、善教导、高质量、堪当师表的最优秀队伍!

南宁二中努力营造“教在二中”的良好氛围,使二中成为每一位老师成就事业的理想之地,二中的教师们也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启迪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燃烧的生命去点燃学生的生命”。在二中教师的心目中直至在教育行为中,始终体现使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教育信念和承诺:“任何一个孩子,只要受到训练,都能取得成功。”老师们肩负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使命,和同学们相随相伴,苦乐同在,风雨同舟,几乎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学生们的身上,他们用炽热的爱心,一家一家的走访,力求对每位学生的特性都了如指掌;他们用强烈的责任心,一点一滴的启迪和充实着学生们渴求知识的大脑;他们更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强有力的信心,支持和鼓励同学们在一次次的挫折考验中赢得胜利!他们坚持雷打不动的间周一次心理辅导课,还请专职或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心理辅导站,为个别有心理障碍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或治疗。而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一个神圣的使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人成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让更多的同学能跨进高等学校的大门,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

学校重视“师德教育月”活动。近年来,在“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把最好的课献给学生”这一思想的统领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备课组集体认真备课,领导听课评议,老师相互听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学校注重每位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开展“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两全工程”促进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2003年学校有6位教师被评为广西特级教师,2005年有23名教师入选广西教育A类培养对象。一批批优秀的教师以自己的爱心、责任心和人格魅力使“学在二中”成为可能,而每一名迈进二中的学子也以自己的努力实践着“学在二中”的理念。2005年,南宁二中被评为“2005中国百强中学”,这是对二中第一个百年办学成绩的最好肯定。

让我们用历年二中的教学成绩来检验“教在二中,学在二中”这一理念:

自从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南宁二中历年高考总分获广西前三名的共有49人,其中高考“状元”18人。在2004年、2005年高考中成绩更为突出,2004年,二中高考成绩获得了广西十个第一,其中有2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①重点率、二本率、三本率皆名列第一;②综合总分状元、榜眼人数第一;③单科状元人数第一;④综合总分前十名人数第一;⑤单科前十名人数第一;⑥800分以上人数第一;⑦考入清华、北大人数第一;⑧X1X4标准分综合分第一;⑨单科成绩平均分名列前茅数量第一;⑩获保送重点大学资格人数第一。

2005南宁二中高考再传捷报,再创辉煌。一本上线率为44.10%,居广西第二;二本上线率为79.33%,居广西第一;三本上线率为89.89%,居广西第三。其中广西高考总分上700分的考生共10人,我校独占4人,人数为广西第一;全区文理科前200名中,我校独占39人,人数为广西第一。

科研二中:校本课程 科研开花

2001年秋季开始,南宁二中作为国家课程改革38个实验区中的一所实验学校,全面启动了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实验。结合学生层次、个性的特点,形成三类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种课型(必修、限定选修、任意选修),涵盖全面(德、智、体、美诸方面),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课程体系。

学校确立了“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战略,校领导带头参与科研教改,将科研纳入常规工作。以教育科研带动教育管理的改革,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的成长,以教育科研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十五”期间,立项了28个教育规划课题,其中2个国家级子课题,6个区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和14个校级课题。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人数达112人,占全校老师的80%。从2000年至今,连续四年被评为南宁市中小学校先进科研机构。2001年和2003年被评为广西中小学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近两年来,在广西和南宁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比中,共150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92次。多次被广西教育学会评为优秀教育论文先进单位。

特色校本课程之一:研究性学习

学校于20016月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明确了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三种思路:①参加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积极推选学校探究性学习。②在高中年级开设研究型课程。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从20019月起,将隔周星期五下午的第二、三节定为研究型课程的活动时间,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的确立开展活动。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一个最终目标三个立足点”,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三个立足点分别是:学校的特色、教师的个性、学生的个性。校本课程的设置为尊重、发展和展示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01年秋季学期开始,二中学生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申报了一百多个课题,他们从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的生活潮流中不断的汲取营养,确定了《邕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环保问题》、《南宁市宽带网络的现状与发展》、《广西凉茶对南宁市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麦当劳为什么这么火》等研究性学习课题。面向全区举办了“南宁二中研究性学习学生开题汇报会”和“学科研究性学习课例研讨会”,吸引了全区近300名课改专家,领导和各兄弟学校的老师。大会常热烈而成功。在“学生开题汇报会”上,随机抽取的上台演示的学生们,充分运用各种电教手段,生动、具体、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课题,然后当场就各位专家、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同学们科学的选题依据周密的研究方案、流利的英文概要及机智精彩的答辩,赢得了与会听众的阵阵掌声。同时,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的那种高昂的热情,执着追求,也深深的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使我们看到了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那一股巨大的创造潜能。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创设了宽广的空间,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张扬,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们还记得哈佛大学350年校庆之际,有人问,学校最值得夸耀的是什么?校长回答说,不是哈佛出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让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因为学校开设了1000多门选修课,给予了学生最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特色校本课程之二:心健教育课

“九五”期间,南宁二中承接了三个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均在2000年以优秀的成绩、较高的科研水平顺利地通过了结题鉴定。其中市级课题《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帮助高一学生登上学习新台阶》为市“九五”课题中第一个顺利通过结题鉴定的课题;国家级课题《学习的自我管理监控技能的研究》获国家级“九五”科研成果评比优秀奖,学校并因此被总课题组评为长江以南唯一的一所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国家级课题《共青团工作与心理辅导接轨的研究》获总课题组“九五”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

二中曾多次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市科研兴校研讨会上发言,介绍经验。2000年、2001年、2002年全区中小学心健课教师培训班上示范课,对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及推动作用。

将心健课纳入德育范畴,这是南宁二中教育科研工作的一大特色。2001年,在着手“十五”教育科研课题立项工作的同时,积极地将“九五”科研成果在全校推广,开拓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心健教育三大阵地―—心健课、心理辅导站和家长学校。

特色校本课程之三:学科竞赛课程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南宁二中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比如,对思维敏捷,成绩优秀的学生,老师在课程设置、环境创造和教师指导方面及时、有效地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们“因材施教”,用优秀的学科思想感染、熏陶未来的各行各业的“国家队”,而不是进行那种技巧过剩而思想贫乏的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特征、非智力因素、学科的学习能力进行研究,探究他们的个性和共性,结果发现,这类学生不仅有雄厚的知识功底,而且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小学就“学会怎样学习”,就开始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不仅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且有较强直觉思维能力,他们有灵敏的题感,洞察问题结构的实质,表现在对问题是“单刀直入,立刻剖析问题的核心,而不是在外围大兜圈子”;不仅仅有解题的方法,而且富于解题策略;他们有很强的目标意识,策略意识和变通能力,他们能“遇新思陈、推陈出新”等等,针对他们的特性,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个性化的自主发展。

特色校本课程之四:课外阅读课程

南宁二中读书之风历来甚浓,学校信奉“得阅读者得天下”,把阅读课排进了课表。每到上阅读课的时间,学生们可以到书库里自由选书,容纳一百多人的阅览室只听得到翻书的声音。

一次一位记者来暗访,端详起图书馆门口的一张“超期图书催还清单”来。104本“滞留”在学生们手中的图书,28本是数理化题解之类的学习辅导书和杂志,76本是中外文学名著。再请管理员查看一下最近的借阅记录,借阅率最高的15本图书分别是——《雷雨》、《岛》、《红楼梦》、《达·芬奇密码》、《何乐不为》、《梦里花落知多少》、《莎士比亚喜剧集》、《幻城》、《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理工大风流往事》、《围城》、《挪威的森林》、《退魔录》、《茶花女》。南宁二中的老师认为,无论学生原来的阅读基础如何,只要能坚持利用班级图书角、每周阅读课、读书笔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一些学生高中三年读五十部文学名著是没有问题的,平均也能读十几部。

近年来学校又创建了三级读书组织网络和活动网络,以读书俱乐部为中心,开展读、写、辩、议、赛五个环节活动,互相切磋,联手攻关。杜萌萌同学在读书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反伪科学突出贡献奖,是全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学生。近年来,二中学生在自治区、国家级刊物表的文章近400篇,出版了《心泉岛》等大量的文学刊物。在中华全国征文大赛中(共二万七千多人参赛),吴羲同学折桂,获特等奖。在中国校园文学社团联谊中心理事会的选举中,南宁二中被推举为常务理事单位。2003年,万山红文学社和文竹苑双双荣膺首届“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名扬京城。

收获二中:天道酬勤 硕果满盈

南宁二中多年来培养出一届届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进入了重点大学、普通高校,不少成为研究生或更高层次人才。毕业生一直保持高合格率、高升学率、高成才率,学校的声誉已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的肯定。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南宁二中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学校里形成了四个优秀学生群体:

①刻苦学习、勇于拼搏,在各级各类竞赛和高考中为校争光的学习尖子子群体;②积极上进、信念坚定、团结和帮助同学共同进步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群体体;③乐于奉献,热情为同学服务,善于组织策划的学生干部群体;④个性活跃,有丰富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学生科技活动群体和文艺骨干群群体。

南宁二中每一年都收获累累硕果。在各项学科竞赛包括机器人创新大赛、艺术、体育竞赛和 “智力快车”、“发明创造” 等各类竞赛中,学生成绩非常突出,每年都有多位学生获市级、自治区级,乃至国家级奖励。

黄天明同学在1993年、1994年先后两次入选国家队,夺得中学生国际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银牌和金牌;赖柯吉1997年入选国家队,夺得中学生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为学校、为南宁、为广西、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徐敏、柳邵黔、蓝嵩、王华、钟海宁、郑红斌、刘见灼、刘彦琳等二十多名特优学生,分别在历次数、理、化、生和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广西最高名次。

20041月,我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张柯等七位同学在李杰老师的带领下,代表广西参加了"第四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得了四个单项比赛项目中的三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并且作为广西代表队主力队员为广西队获得团体总分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张柯同学还代表中国参加分别了在美国和新加坡举行的国际FLL青少年机器人锦标赛、第五届亚太地区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

20032006年,二中就先后有133人次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省级赛区一等奖,87人获国家教育部审定的重点大学的保送资格。获奖人次及人数名列自治区第一,并且遥遥领先。

20048月,在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英语辩论赛中,黄晶晶、吴东宏同学获全国一等奖第一名,黄晶晶获最佳辩手奖(全国仅3人获得此奖)。我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实践、调查研究,写出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其中,李行等同学《叠砖问题》获全国第三届高中生数学论文竞赛特等奖,郑睿等同学《圆锥曲线与角》,邓纯青等同学《椭圆和圆》获全国第三届高中生数学论文竞赛二等奖。

在二中,听党课,学党章风盛。党总支共举办了十三期学生业余党校,共有一千多名优秀共青团员参加学习,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0多名,有27名同学成为了中共预备党员。这些优秀的同学进入大学深造以后,往往成为大学学府里的活跃分子,中坚力量。从1999年的罗宁、麦贤敏,到2006年的吕诚、刘芳玲,27位同学在南宁二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二中,学生活动多彩纷呈,校园电视台、读书俱乐部、文学社、机器人制作小组、街舞社、天文社……同学们的笑脸洋溢在青春的校园,充满灵气的校园文化百花齐放。每年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爱心义卖”等大型活动,从策划到实施,都由团委和学生会干部组织同学独立完成。他们是活跃在学校的生力军,是充满活力的有生力量!

一枚枚奖牌、一座座奖杯的背后,是百年文化氛围沉着冷静的薰染下,青春校园展现的勃勃生机!

 

百年的钟声,连接着百年的期盼,也回荡着百年的思考。从南宁府中学堂到今天的南宁二中,学校大门开开阖阖,迁徙更迭,历尽百年沧桑,阅尽世纪风雨,绽放出多少光辉的青春,放飞了多少美丽的希望!今天,南宁二中东校区正在南宁市的黄金地段——民族大道凤岭开发区新建。这是一座“现代化、生态型、园林山水式、文化气息浓郁”的数字化新型校园,她将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雄姿,笑迎时代的天风海涛,努力把学校办成质量一流、师资一流、设备一流、校园一流及管理一流的现代化中学,为在全自治区率先跨入全国示范性中学行列而努力奋斗。愿走向第二个百年的南宁二中永褒其美妙之青春!

快速链接:

南宁市教育局 广西教育厅

联系方式:

南宁二中新民校区(初中部):广西南宁市新民路29号 邮编:530012 初中部:校办:2804263,教务处(招生咨询):2806340,政教处:2807250,科研处:2623775

南宁二中凤岭校区(高中部):广西南宁市云景路66号 邮编:530029 高中部:校办:6114338,教务处(招生咨询):6114234,政教处:6114345,科研处:6114368,国际部:5890288

Copyright 1906-2014 © 南宁二中网上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05004850号-54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676号 技术支持: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